走出吴庄( 二)紧急集合

    



陆文景还在睡梦中,隔壁的慧慧就在她街门口擂门,喊文景出工。慧慧的喊声还没落定,大队的高音喇叭也响了起来,噗噗几声后,便是吴长红的二哥吴长方的喊声:“下河滩的青年突击队员们,现在、马上、立刻到十字街井栏边集合,整队!……”紧接着又是饲养员吴天保砸铁轨的声音。——生产队的隔壁是饲养处,饲养处大院的南边有棵歪脖子老榆树,歪脖子上吊着二尺长的一截铁轨。抗日时期,有了紧急军情是吴天保的爹用锤来砸,如今紧急集合时,便是由饲养员吴天保来使锤。

陆文景听到钟声就象接到军情一般,一翻身爬起来,一骨碌蹦到地下。朝窗外看看,八月的黎明太阳还没有出,家中的物件需眨巴半天眼才依稀可辨。陆文景的第一件事是往兜里塞小红语录本儿,第二件事是系好军绿腰带。——自从下河滩垦荒以来,她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,必带的物件总是放在手边。

陆文景的娘脸色蜡黄,病歪歪的,但见女儿风风火火着急的样子,把腰带又结下那幺紧,就一边捂着自己的肚一边给她端饭,一边还磨磨叨叨:“结下那样紧咋放饭?晚上不能早点儿回家早点儿睡?——娘身体不好,你爹是一遇点事儿就跑肚,你再把身体弄坏,一家子就完了。”陆文景的爹陆富堂则是在院里的磨石上替女儿磨锹,噌噌的响声碜得人耳朵疼。直到陆文景说“快告诉慧慧先走一步,点名时替我喊一声‘到’”,老富堂才想起该给女儿的好友开门。

然而门口早不见慧慧的踪影。只见门槛上放着个纸条儿,上面草草写道:“文景,快!我先走一步。”

陆文景正喝下口滚烫的米汤,米汤热辣辣地穿过食道进入胃里,烧出两眼生泪;她爹递来这小条儿,文景一看就急忙放下碗,掏出手绢儿来包了块玉茭窝头,夹在腋下,啪哩乒啦就朝十字街跑。她爹见她着急得忘了锹,追出来朝着女儿的背影喊:“锹!不拿锹了?”陆文景头也不回地摔给她爹句话“有人给借下了!”。

十字街口的井台上,民兵连长兼青年突击队长吴长红正点名。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人人肩挎军用水壶,腰系军用帆布带,明晃晃的铁锨立在身体右侧,个个威风凛凛、英姿勃勃、整装待发。

陆文景不敢正视井台上训话的吴长红,象鼠窜般挤到陆慧慧身边儿,小声儿问:“替我喊‘到’了没?”慧慧身体挺得笔直,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吴长红,绷着脸儿摇了摇头。

陆文景见慧慧那故作严肃的样子,心中便老大地不高兴。因为青年突击队员赚高工分,中午还吃集体灶,所以纪律严明。点名时不在场的名下要打叉,两个叉扣一分工。累积十个叉就开除出队。开除出队后就只能随婶子大爷们去大田里劳动,挣普通工分了。这既与经济待遇相关,也关系着政治前景,你一旦被青年突击队除名,那就入团入党也没望儿了。所以要求上进的年轻人都想进青年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